2011年1月20日

包容的肚量


儿子的学校里布置了作业,需要家长帮助找一个本国文字的故事,然后打印出来,好让孩子在学校读给大家听。要求故事的长度不可以超过一页纸,并且可以教孩子一个道理。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这么一篇: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三个儿子回到了国王跟前,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先说:“我在游历期间,曾经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大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个镇上的儿子,当我游历到那个镇上时,我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儿子。”
      国王说:“你做得很对,但诚实是你做人应有的品德,不能称得上是高尚的事情。”
      二儿子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村庄,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我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 
      国王说:“你做的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责任,还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三儿子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想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我的旅行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树下,我只要轻轻地一推,他就掉下悬崖摔死了。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诉他睡在这里很危险,并劝告他继续赶路。后来,当我下马准备过一条河时,一只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蹿出来,扑向我,正在我绝望时,我的仇人从后面赶过来,他一刀就结果了老虎的命。我问他为什么要救我的命,他说‘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爱化解了我的仇恨。’这......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不,孩子,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国王严肃地说:“来,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从今天起,我就把王位传给你。”
选自《一天一个小故事)"



这故事似乎可以从某方面显示出生活在律法下的基督徒和生活在信心中的基督徒的不同。

生活在律法下的基督徒就象大儿子和二儿子所做的,也是好事,也帮助了别人,但还只是做了人凭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的事,可以说尽到了为人的本分,可以说他们是很好的人。
 
生活在信心里的基督徒象小儿子所做的,似乎没有象大儿子那样跑很多的路,也没有像二儿子花那么大的力气,冒那么大的风险,但他是没有用这世界所认可的方法——复仇,以恶治恶来行事为人,却采用了以善报恶这属天的法则。因为这个仇人按人的推测,很有可能是个可以恩将仇报的人,今天救了他,今后有机会他可能会杀了小儿子,这是世界教给我们的法则,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物竞天择”。 那么,小儿子从内心来说,跑过比大儿子更长的路,花过比二儿子更大的力气,冒了比他们更大的风险。

想来能做到以善报恶,一定得先以仁爱化解自己内心的冤仇才可以做到的吧。那是只有从神而来的爱,也只有持有善必胜恶的信念才能肯这样做,才能真的这样做到啊。




2011年1月12日

2011年1月12日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心等候神
我的救恩是从神而来,他是我的磐石,我的得胜”

我要以诗歌赞美 神的名,以感谢称他为大。
这便叫耶和华喜悦,胜似献牛,或是献有角有蹄的公牛。” ( 69:30~31

愿一切寻求你的,因你高兴欢喜;愿那些喜爱你救恩的常说:“当尊 神为大。”” ( 70:4

神啊,你是我的神!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切切地寻求你。我的心渴想你,如鹿渴慕溪水。

你实在是听祷告的主,你是我心的主人,实在知道我心深处的需要。主啊,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知道你的眼目时常看顾我们,要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捆绑,要叫被掳的得释放。我实在是罪人,我的愚昧你都知道,我的罪孽常在你的面前。然而,慈爱的主,你仍愿用你的爱吸引我,为要让我继续往成圣的路上走,为要让我得真自由,为要成全你的救恩,为要荣耀你的圣名,为让我认识你的爱,你的大能。

神啊,你是我的神!我感谢你。你看到了你孩子的内心深处的呼求,你实在垂听了我的祷告。昨日,孩子与怡玲姐妹谈到你的圣仆人们提到的祷告中的挣扎,孩子实在内心对此有困惑,实在愿意明白,也相信在你这两日的安排发生的一切事,必有你的美意,然而昨日还是满是困惑不解,不知当往哪个方向行。

然而满有怜悯的主,今日在你的恩手中,孩子经历到,也学习到那种的挣扎、摔跤。在你的恩光中,你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无能,自己的不配,也再一次体会保罗所提到的挣扎。我实在无法做到我所愿做的,我实在陷在我所不愿的境况中。你让我真实地面对我自己的真实境况,我实在还没有完全地死,我实在还认为我还能做些什么。但真实的境况却是,其实我什么也不能。

我的心是何等地绝望和痛苦!然而你的手加在我的心上时,又是何等的甜美!主啊,在这样的角斗中,你使我抬眼看到你,去体会你的舍,也去体会你的爱,神的爱。去经历你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看到你的顺服,看到你的死,你实在在那祷告中,已经交托,已经主动舍了自己,已经经历了死。


  

2011年1月7日

《忏悔录》卷八 第八章


 
  在我身体里面,我和我的灵魂平日相会的地方,也就是我的内心深处,现在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争吵。我的里里外外都被搅动起来,于是我转向阿利比乌斯对他大叫:“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听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学识平平的人居然可以努力夺得天国(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我们呢?我们这些没有勇气的懦夫,徒然有一身好教育,反而躲在这里,在血肉中打滚。难道见到有人走在前面,自己反而羞于跟随?不跟随岂不更无面子!”

我对他大概说了这一类的话,我在情绪动荡中走开;他目瞪口呆望着我,我已不能像平常那样说话。我的额,我的面颊,我的眼睛,我的气色,我说话的语调,比我的言语更有力地表达出此刻我内心的言语。
 
  我们的寓所有一个小花园,屋子和花园都听凭我们使用,因为屋主并不住在那里。我内心的风暴把我推及了这座园中,那里不会有人来干扰我自己思想上的剧烈争斗,使之可以一直持续到解决为止。怎样解决的呢?我那时可不知道——但你早已知道。但这种的疯狂却于我的灵魂有益;我正在对世界死去,让我可以从此为你而活。我对里头的恶十分熟悉,但对就要来的善,我并无认识。
 
  我退到花园中,阿利比乌斯是寸步不离地跟在我后面。我有什么秘密他不知道呢?我处此情况下,他怎么可以置我于不理?我们在离开屋子极远的地方坐定下来。我的神啊,我因未与你达成默契,没有立约,内心陷在愤怒的吼叫中,我的骨头为此齐声叫喊,祈求达成此愿的呼声高及云天。可是于你契合的事,不像扬帆便可驶入,不像登上战车便可冲进,不像徒步便可走入,连从住屋到达我们坐的这段短短的距离都不行。从起步到抵达,需要的不是别的,而是行动的意志这意志必须坚决、专注,不可以跛着一只脚,心不在焉地走,要立定心志;不可以东一步西一步,摇摇摆摆,与自己纠缠住;一边身子朝前,一边身子赖在地上,瘫着不动。
 
  在我自己的犹疑不决所引发的情绪波动中,我动作百出,我搔头,敲额,抱膝,意志怎样决定,身体也要怎样地动作。可是意志想到的,身体却不一定都能做到。也许一些事是我立意要做的,可总是做不出来,就好像身体瘫痪了一样。而我所渴望做的超越一切的那件事,却一点也无法做。如果我真正愿意,就能如愿以偿,那样的话,想去做的那意志和能做到的那力量就会是一回事。当我的意念要迫使自己去做它最想做的那件事时,却变得无能为力。


2011年1月6日

《忏悔录》卷八 第七章


        蓬提齐亚努斯讲了这些事。主啊!在他谈话时,你将我转过身来面对着自己,使我从躲藏着的自己的背后转到面前来,因为我不愿正视自己。你把我摆在我自己面前,让我看到自己的败坏、乖戾、低贱与残破。我看到的这一切让我恶心,因为我无处躲藏,无法逃避这个自我。我竭力想把思想转到别的事情上,但蓬提齐亚努斯就坐在这里,继续在讲述他的故事。你使用他催逼我再次面对我不想面对的自己的罪。我当然已经知道自己的罪,但却已经养成习惯,不是不去理会,就是当它并不存在,或者干脆将它完全忘记。
        可是,当我听到这两个人的经历,和救恩在他们身上产生的改变,以致他们能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你而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我的心温暖起来。我将自己与他们比较,深觉一无是处,不免全身战栗。从我十九岁那年读了(希腊哲人)西塞罗的《荷尔顿西乌斯》一书引起我对智慧的爱好后,多少年月悠悠过去了——大约十二年——我始终留连希冀于世俗的幸福,不致力于觅取另一种幸福。我现在已明白,这种智慧,不要说求而得之,即使仅仅是寻求它的那份努力,亦已胜于获得任何宝藏,胜于身践帝王之位,胜于随心所欲恣享淫乐。可是我这个不堪的青年,在进入青年时代之际,虽然也曾向你祈求纯洁,我曾祷告说:“请你赐我纯洁和节制,但请稍等。”我怕你太快听祷告,在我未将自己预备好之前就立即将我改造过来。我心里要的不是病得医治,而是欲望得满足。我又走上狂悖迷信的邪路,但对于这种迷信,我本无真实信心,不过以为较优于其他理论,而所谓其他,我却无意诚求,只不过抱着敌对的态度加以攻击。
        我日复一日任岁月蹉跎,不肯放弃对世界的贪恋,不愿跟随你,我给自己的理由是我尚不清楚此生应走的路。但时间到了,我的自己终于赤裸裸地暴露在我面前,我的良心在谴责我: “你还有什么话说?你一直借口找不到明确的真理,所以不肯抛弃虚妄的包袱。现在你可明确了,真理在催迫你,只要你脱卸负累,自会生翅高飞,已不必辛苦探索,更无须再费一二十年的深思熟虑了。”
        我的思虑在啃噬着我,在蓬提齐亚努斯讲述时,我感到非常可怕的羞愧。他讲完后,办好了应办的事,告辞而去,留下我独对自己。我有什么应说的没有说过呢?我用言词鞭策自己,催逼我的灵魂听我的话,努力跟随你!但它反抗,拒不听从,也不作解释。现在,理由已经说尽,都已遭到驳斥,我的灵魂仍旧害怕,一言不发。它真正苦恼的还是不肯放下那自毁的积习


2011年1月5日

《忏悔录》卷八 第六章




        我将叙述你怎样解除了紧紧束缚着我的淫欲与世俗的奴役:主啊,我的救援,我的救主,我将称颂你的圣名。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诗19:14
        我照常生活着,但我的苦闷有增无减,我天天向你叹息,每逢可以离开压在我身上使我呻吟的事务,一有余暇,便经常到教堂中去。阿利比乌斯和我在一起,他第三次担任法律顾问后,已经停止这方面的事务,这时正好闲着,等待机会再出售他的法律顾问工作,和我出售雄辩术一样——如果这种技术可能有人请教的话。内布利提乌斯为了我们的友谊而甘愿牺牲自己,去担任凡莱公都斯的助教。...他办事非常谨慎,避免世俗场中那些大人物的赏识,因此也避免了这方面可能带来的麻烦,他愿意保持精神的自由,尽量取得空余的时间,以便对于智慧进行研究、阅读或讨论。
        一天,我和阿利比乌斯在家——内布利提乌斯外出,原因我已记不起来了——有一位客人,名叫蓬提齐亚努斯,访问我们;他是非洲人,是我们的同乡,在宫中担任要职。我已记不起他来访的原因。我们坐下来交谈时候,他偶然注意到在我们面前一张玩纸牌的桌子上有一本书,他拿了过来,翻开一看,是使徒保罗的书信。当然这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他本来以为这是我教学用的一本书。他含笑望着我,向我道贺,对于他意外发现在我跟前仅有这一本书表示惊喜。他是一个信心坚定的教友,经常到教堂去,跪在你、我们的天父之前作长时间的祷告。我对他说,我现在特别致力于研究这本书。他便向我讲起埃及隐修士安东尼①的事迹,安东尼的名字早已盛传于你的仆人之中,但直到那时,我们还是初次听到。他知道这情况后,即在这此谈话中,把这样一个伟大人物介绍给我们这些少见多怪的朋友,他也不免诧异我们的孤陋寡闻。我们听了自然不胜惊奇,竟在这样近的时代,就在我们同时代的教会信徒的生活与团契中,有你大能作为的见证。对于如此伟大的事迹,我们大家同声惊叹,而他却纳罕我们的懵懂无知。
  ①安东尼(约251—约356),古代基督教著名的隐修士。为埃及一基督徒,十八岁时献出所有,度修士生活, 285年退隐沙漠,收门徒,度严谨独善其身生活,被尊为西方教会修院制度奠基人。
   
        他谈到了许多隐修院,谈到隐修士们德行的馨香如何上达天庭,如何在旷野中结出丰盛的果实;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而且就在米兰城外,有安布罗西乌斯创办的一所隐修院,院中住满了热心的隐修士,我们也从未得知。蓬提齐亚努斯娓娓而谈,我们穆然静听。他又讲到某一天,在特里尔城中,那天午后皇帝来观马车竞赛,他和同事三人到城墙附近的一个花园中散步,他们四人分作两起,蓬提齐亚努斯和一人在一起,其余两人另在一起,各自信步闲行。那两人走到一间小屋,屋中住着你的几位仆人,是“天国为他们所有”①的神贫者。这两人进入屋中看见一卷安东尼的传记。其中一人取而阅读,顿觉惊奇、兴奋,一面读,一面想过如此生活,预备放弃官职,为你服务。这两人都是皇帝的近臣。而此人竟然生发神圣的热情,感到真纯的悔恨,定睛注视着他的朋友说:“请你告诉我,我们如此殚心竭力,希望达到什么目标?我们究竟追求什么?我们为谁服务?我们在朝廷供职,能升到‘凯撒之友’②,不是荣宠已极吗?即使幸获这种职位,不也是尸位素餐,虚有其表,充满着危险吗?真的,冒了很大危险,不过为了踏上更大的危险!况且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呢?不如为‘天父之友’,只要我愿意,立刻就可以办到。”
  他说这些话时,新的生命已在他里头产生。他的目光回到书本上,继续读下去,他的内心正在变化;只有你能明鉴。他遗世绝俗的意志很快就表现出来。他读此书时,思潮起伏汹涌,他望准了那更好的方向,就当机立断,成为你的人了。他对他的朋友说:“我已将我的功名意愿毅然斩断,我已决定单单奉事天父了。此时,此地,我即实行。如果你不能同情于我,也请不要阻止我。”那一位回答说,愿和他一同分享这种新生命的报赏。他们现在已经属于你了。他们放弃了所有的一切,追随你,他们已经计算过代价,开始建造这座楼。
   

  ①见《马太福音》5章3节。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②“凯撒之友”在罗马帝制时代,形成一个特殊阶层,往往担任最重要的职位。

        这时,篷提齐亚努斯和另一位正在花园另一个地方散步,开始找寻他们两人,找到后,催促他们回去,因为天色已晚。两人便告诉他们自己打下什么主意和计划,又说明了这种愿望产生的经过,表示已经下了决心,要求他们如果不愿参加,则亦不要阻挠。蓬提齐亚努斯说,他自己和那一位朋友虽与这两人分道扬镳,但不免泣下沾襟,同时向他两人祝贺,并请他们代为祷告,便带着一颗人世的功名心回到朝中,那两人却逊心天上,从此栖隐于小屋之中。
  那两人都已订婚,两位未婚妻听到这消息后,便也守贞不字,献身于天父。